015
「皇后姨姨和我娘說的話好像哦。」苗苗驚訝道,「我娘是個非常非常好的人,皇后姨姨也是很好很好的人,爹爹不是說了嗎,皇后姨姨病快好了,說不定再過幾天你就可以回宮了。」
說到這裡,苗苗嘆了口氣,「要是永遠在這裡多好,你是阿煦,不是三皇子,也沒有人總是在旁邊說這不行那不行的,都不能好好的玩。」
苗苗的話說到了三皇子的心坎上,可是他也覺得小湯山別院的日子很好,也嘆了口氣,「要是宮裡能跟這裡一樣就好了。」
「說什麼傻話,」苗苗歪著頭看三皇子,「娘說了,世上沒有兩全其美的好事,我還不想回侯府呢,可還是要回去的啊。」
「要不這樣,」三皇子拉著苗苗的手,興緻勃勃的提議,「等回宮之後,就讓人接你進宮吧,你就在坤寧宮住著,等我下學回來就陪你玩,好不好?」
苗苗很乾脆的拒絕,「不要,我要留在我爹娘身邊。」
「宮裡很好玩的呀,你想要什麼我都給你。」小夥伴不願意進宮,三皇子開始誘惑了,「你不是很喜歡田御廚做的芙蓉餅嗎,比你府里做的還好吃,田御廚會做一百八十道點心,我讓他天天做給你吃。你也喜歡我母后,還可以陪陪我母后啊,這是很多人都要求著的……」
苗苗伸手蓋住三皇子的嘴,「小點聲,小心吵醒人,你快躺下。」
「那你說,你到底跟不跟我進宮呀。」三皇子躺在苗苗身邊,猶自不死心,「那我進宮了,我就不能回家了,我不想離開我爹我娘,再說了,榮榮會陪著你啊。」
「榮榮跟你不一樣,我想要你陪著。」
「可是我不想進宮呀,宮裡再好也沒有我家好,你以後要是有時間了,就出宮找我玩唄。」
三皇子有些生氣,他自小就是被人哄著捧著的,從來還沒哄國人,唯一哄的人是苗苗,可她還不領情。
等母後生下了妹妹,自己陪她玩,就不要苗苗了。三皇子心裡有些氣悶的想,可看著苗苗水汪汪的眼睛,白白的皮膚,紅紅的小嘴,他又捨不得。苗苗可比宮裡的妹妹好玩多了,長得沒苗苗好看,還喜歡哭,又不會說話,苗苗就不一樣了,又聰明又機靈,自己不高興的時候還會勸自己。
不知道母後生的妹妹會不會像苗苗這樣漂亮可愛、聰明又乖巧的,三皇子心中含著期盼的想,本來他還是挺嫉妒母后腹中的小妹妹的,自己是大孩子了,不能天天陪母后,那小妹妹天天陪母后,母后愛小妹妹肯定會比愛自己多。可是現在看著苗苗,他突然又不反感了,有個小妹妹挺好的,起碼謝叔叔和傅姨母對苗苗和榮榮就一視同仁的,母后經常跟自己說,有了妹妹,這世上就又多了一個愛他的人。
三皇子跟苗苗一邊小聲的說話,一邊滿是憧憬的幻想,不一會兒就陷入了沉睡中。
昭帝最近很高興,西北最近捷報不斷,定國公總算不負期望的將西羌人打出了玉門關,解了整個西北戰況的危急。葉皇后腹中胎兒七個月快八個月的時候給生了皇子,因為葉皇后中毒的緣故,孩子落地不到兩個時辰便夭亡了,不過好在葉皇後身體里的毒已經清了七八成,因為生產耗費元氣,諸葛長風不敢再用藥逼毒,只能用藥壓著,只待葉皇後身體好的恢復了再慢慢來。
三皇子就不在人前露面,不少風聲就出來了,有的說三皇子一同被暗害了,有的說三皇子被禁足了,有的說三皇子失蹤……各種消息,傳的最多的還是三皇子失蹤一時,早有人眼尖的發現,從皇後娘娘中毒之日起,各宮門和各城門進出盤查很是嚴密,皇后被害一事,其背後之人全都落不了好,江充容賜死,二皇子被罰去先帝陵寢守靈;吳婕妤賜死,腹中已有八個月的龍胎亦未能活,一屍兩命,伺候的宮人全都賜死;劉賢妃賜死,張美人賜死。原本就不充盈的後宮頓時就又空了一半。昭帝還為洛王時,就不重女色,洛王府的後院就不豐盈,及至繼位后,按規矩是有場選秀,被昭帝給推了。原本目光放在西北戰事的朝臣們在昭帝連著處理了江府、安遠侯府等幾個府邸后,看著整個人也恢復了不少正常,紛紛又上奏提起了選秀之事,昭帝仗責了幾個出頭的人,朝臣們明面上的風聲是平了一些,暗地裡確是沸沸揚揚的,就是在這時候,三皇子的事情突然就被推了出來,並且越撓越凶。
而就在此時,身居禮部右侍郎之位的濟寧侯世子給攤上了件大事,要說濟寧侯世子出身侯府、本人才敢謀略本事樣樣不缺,眼光挑剔了一點也是正常,為官之道上濟寧侯世子做人做事頗為圓滑,頗有其父濟寧侯的風範,很難叫人挑出錯來。這樁禍事,還真不是濟寧侯世子本人造的,他是被帶累的,連累他的人,正是他最寵愛的妻子張氏的嫡親哥哥給引來的。
濟寧侯世子的繼室張氏出自平江伯府的二房,張氏的長兄張順元在濟寧侯世子的幫助下謀了兵部的主事之責,張順元作為伯府二房嫡子,自小也是備受寵愛,讀書不成,每日只知道吃喝嫖賭的,擔不了一點事,張氏想要娘家的依靠,就得要娘家父兄給力才行,張氏父親是個沒本事的,兄弟更不成。沒辦法,朝濟寧侯世子哭訴了好幾次之後,總算讓濟寧侯世子給謀了個差事出來。濟寧侯世子看不上張順元,看在張氏面子上,順手扶持也不是不可以。
平江伯府已經敗落了,平江伯府幾年前也分了府,張氏父兄不善理事,又一味貪圖貪圖享受,分家時所得的財產本就不多,沒幾年就捉襟見肘,也虧的張氏補貼,張氏嫁妝比起沈氏來也就面上光鮮,底子不甚豐厚,深知還不如濟寧侯府四房的元氏的陪嫁,而張氏陪嫁的里還有濟寧侯世子給的大半。張氏摸不到管家之權,濟寧侯府畢竟還未分家,濟寧侯世子手中的私產有限,張氏再心疼娘家,自己膝下還有三女一子呢,也得為自己的兒女打算。張氏是個有幾分小聰明的人,時不時的還上娘家哭訴,畢竟當年她嫁妝的事情就是娘家虧了他。
恰好這次西北戰事死了不少將士,兵部便指派了張順元並幾位同僚負責戰死將士的撫恤發放。張順元便動了心思,暗中貪腐了不少,偏偏定國公手底下能人太多,很快就發現了,消息也就很快傳了出來,這一出來,軍中嘩然,定國公和陝西承宣布政使前後就上了摺子。不說昭帝,單說稍微有點血氣的朝臣都火了,將士們在前線浴血奮戰,馬革裹屍,居然還有人敢貪腐撫恤其家屬的銀子,是可忍孰不可忍,御史們紛紛彈劾,兵部上下幾乎算是清洗了一遍,趕在這風頭上,張順元就被賜死了,平江伯府也沒落得好,虧得平江伯府的老婦人是宗室女,上下求情,爵位好歹是保住了。至於濟寧侯世子,虧得還算是會做人,有朝臣幫著求情,加上濟寧侯親自出面,昭帝好歹還給了這位知情識趣的老臣子幾分顏面,最後官位沒了,永不錄用。
這次事情處理的也還算快,從事情爆出到最後處置,前前後後不過大半個月的時間,本來還想再官場上大展宏圖,進內閣,在史書上、族譜中留下一筆的濟寧侯世子是徹底的失意了,一直以來務必順遂的他,頭一次就遭到了這麼大的一個跟頭,他都沒有機會爬出來了。一向夫妻情深義重的濟寧侯世子和張氏,罕見的有了分歧,倒是讓濟寧侯府其他幾房看了不少熱鬧,張氏更是成為了京師里那些世家貴婦們教育兒女的最佳反面典型例子且不提。
在又一夜秋風秋雨後,天氣是越發的冷了,風吹在臉上,幾乎都要穿透人的骨頭,菊花也低下了高傲的頭顱,只剩下滿地殘紅。
葉承英之妻秦氏坐在臨窗大炕上,背後靠著淡紫色折枝辛夷花五福雲紋的大迎枕,手蓋在絳紫浣花錦紋夾襖上,幸災樂禍的對安國公世子夫人說,「要是二嫂在京師里就好了,不然她該有多開心。也不知道我寄過去的信,二嫂有沒有收到。」
秦氏已有三個多月的身孕了,看著胎像不是很顯,是葉承英赴西北后才診脈出來的,成婚多年,秦氏只育下一女。雖然葉承英沒有妾室通房,安國公夫人是個寬厚之人,從來未有因為子嗣之事為難,反而屢屢勸慰。但秦氏心中壓力還是很大,她是想著無論如何都要給葉承英生個兒子,說實話,安國公府還真的不缺兒子。
安國公世子夫人搖搖頭,寵溺道,「你呀,在外頭可要注意些,到底是姻親,不能落了人面子。」
秦氏俏皮的吐了吐舌頭。
這時候安國公世子夫人的大丫鬟知琴匆匆走進來,遞給了她一封信,安國公世子夫人微笑的打開后,然後臉色大變,眼前一黑,暈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