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我的年號是景泰> 第二十九章 郕王攝政

第二十九章 郕王攝政

  翌日,孫太后頒出懿旨,皇帝北狩,今尚未班師,國家庶務不可久曠,特命郕王朱祁鈺暫總百官,理其事,爾尚夙夜秪勤,以率中外,毋怠其政,毋忽其眾。

  又命文武群臣凡合行大小事務悉聽郕王之令而行,毋致違怠。

  至此,朱祁鈺正式開始掌握朝政。

  不過,朱祁鈺的攝政只是減少了一點點京城百姓的恐慌情緒,對於京城大戶們來說,效果等同於無。

  「在這種時候讓一個從未處理過朝政的閑散王爺來攝政,和主動讓蒙古人進入京城有什麼區別?」這是京城某個中級官員在私底下和家人說的話。

  當然,某中級官員是誰?大家誰都不知道,反正這種事肯定沒有人會主動出來頂包。

  一時間,京城中大大小小的官員幾乎都在轉移財產,轉移家人,連帶著京城的大戶們也開始準備,打算隨時逃離京城,以防被蒙古人幹掉。

  朱祁鈺倒也沒想辦法阻攔,而是命戶部出錢,收了一部分城外田產,反正現在很多人在拋售,田產便宜多了。

  原本還有幾個御史沒事找事,上奏說他既然攝政,就應當上承天命,下安黎民,不能在這種關鍵時候還與民爭利。

  不過朱祁鈺還沒動手,倒是一群大臣先跳了出來,那群御史的奏摺連個水泡都沒冒出來就被集體打壓了下去。

  大臣們的集體觀點是,現在蒙古人馬上要打過來,田產以後說不準是誰的呢!既然郕王殿下用國庫來幫我們止損,我們感謝還來不及呢,怎麼可能讓你們這群整天瞎胡扯的傢伙來阻礙郕王的恩德,活膩歪了不是?

  另外,因為各種謠言的關係,京城也亂了很多,朱祁鈺只能命令五城兵馬司和順天府加大巡邏力度,有滋事者直接抓緊順天府大牢,其他也沒什麼好辦法。

  當然,這些都是小事,對於朱祁鈺來說,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完善京城的防務。

  他前世只是個HR,而且對於軍事更是沒什麼興趣,如何完善京城防務,他壓根就是一竅不通,如果非要以他那一知半解的軍事知識來指揮大明軍隊,那純屬是開玩笑。

  所以,他的解決方法很簡單。

  像歷史上一樣,提升兵部左侍郎于謙接任兵部尚書,並由他全權負責京城防務事宜,調兵、籌糧,武備等各項事宜均由於謙掌握,只需要在事情安排下去之後往自己這裡遞交一個奏摺就好。

  為此,朱祁鈺還單獨召見了于謙,特意叮囑到:「於大人,本王不知兵事,京師防務全靠你了,這些事情你可以單獨拿主意,事後給本王遞個摺子就行,出了什麼事情,本王替你擔著。」

  于謙是傳統文人,學的是儒家學說,行的是孔聖言論,講究的是輔佐明君,建功立業,朱祁鈺這番話,恰恰給了他一個別人從來都沒有得到過的底氣,因此心中萬分感動,立刻下拜道:「臣多謝殿下信任,必將盡心竭力完成殿下所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祁鈺笑呵呵地扶起他:「於大人不必如此。」

  之後二人簡單定下具體流程,于謙隨即離去。

  讓朱祁鈺萬萬沒想到的是,就是這麼一件簡單的事情,卻給他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和意外的驚喜。

  麻煩來自於孫太后,這位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是山東人,十多歲就入了宮,由明仁宗朱高熾的皇后張氏親自教導。

  因為算是在宮中長大,而且為人聰慧,所以對於皇家這點事知道得比誰都多,再加上背景強硬,因此學習到了非常多的政治經驗。

  在她看來,朱祁鈺如此信任於謙是錯誤的行為。

  首先,作為朱明皇室,尤其是現在這種危機時刻,無論如何都不能完全相信一個人,從皇家的角度來看,必須有制衡的手段和能夠限制的權利。

  朱祁鈺把京城防務全部託付給了于謙,這就相當於把大明社稷託付給了于謙。一旦他有什麼歪腦筋,那大明江山就有易主的可能。

  這是孫太后無論如何不能容忍的。

  當然,孫太后不像朱祁鈺一樣,知道歷史上的于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其次,朱祁鈺這麼做,在孫太后看來就是收買人心之舉。

  政治經驗豐富的孫太后對於這些再熟悉不過,給予臣子信任,給他們放權,說白了不過是一種朝堂中的政治交易。

  朱祁鈺賦予于謙這麼大的權利,那麼作為重臣的于謙必然也要回報給他一些東西。

  錢財朱祁鈺不缺,大明再怎麼落魄也不會餓到皇帝的親弟弟。

  美人更不缺,只要朱祁鈺放出個風聲,無數的達官顯貴就會找上門去推薦自己家的女兒。

  那麼他朱祁鈺缺的是什麼呢?

  毫無疑問,權利!更準確說是名分。

  雖然孫太后已經令郕王朱祁鈺攝政,但是畢竟還有個皇帝在自己頭上,即使這個皇帝現在不在,而且能不能回來還得再說,可是朱祁鎮始終是皇帝。

  中國人講究個名正言順,朱祁鈺現在掌握的權利再大,只要朱祁鎮一回來,那朱祁鈺現在所掌握的一切都會立刻灰飛煙滅。

  所以,朱祁鈺現在需要的是一個名分,一個可以讓他更進一步的名分。

  因此,孫太后一聽說這個消息,就立刻讓人把朱祁鈺叫到後宮罵了一頓。

  一進後宮,就見到孫太後端坐在正位上,朱祁鈺趕緊過去見禮。

  沒辦法,這位是皇太后,目前大明絕對的大佛,不拜不行。

  然而,等了半天,都沒聽到孫太后讓他起身落座。

  抬頭望了下孫太后,朱祁鈺問道:「太后叫孩兒來有什麼事情嗎?」

  一句孩兒立馬讓孫太后想起了自己那個不靠譜的皇帝兒子,身子差點沒坐穩。

  穩了穩心神,孫太后沉聲道:「郕王可是把京師防務盡數託付於兵部侍郎于謙手中?」

  「回太后,正是如此。」朱祁鈺直起身回答。

  孫太后看了他一眼,沒有計較他的違禮之舉,只是問道:「郕王之前與那于謙交好?」

  「只是有過幾面之緣。」

  「那你居然敢把整個京師的防務都交給他?你就不怕太阿倒持,社稷殘缺么?」孫太后突然厲聲道。

  朱祁鈺嚇了一跳,不禁回答道:「兒臣不敢。」

  「你還有什麼不敢的?」孫太後繼續質問道:「京師防務這麼大的事你都盡託人手,居然還能先斬後奏,你還有什麼不敢做的?如今陛下北征未歸,你就如此膽大妄為,哀家一道旨意能讓你監國,也能讓你回郕王府繼續做你的閑散王爺。」

  朱祁鈺立刻跪下,大聲叫道:「太后明鑒,兒臣冤枉啊!」

  「你還冤枉?」孫太后一聽他喊冤,氣就不打一處來。

  朱祁鈺抬起頭,道:「還請太后消氣,兒臣給您解釋一下,您就懂兒臣的意思了。」

  「好啊,哀家倒要看你如何分辯。」孫太后也是明白人,知道自己要是真下了停止監國的旨意,那京師就徹底亂了,所以給了他一個機會。

  朱祁鈺直起身,辯解道:「太后明鑒,幸得太后信任,賦予兒臣監國之權,然兒臣以前就是個閑散王爺,對政務一竅不通。於侍郎乃是父皇看好的臣子,曾越級提拔為兵部右侍郎,巡撫山西河南,政績卓越,現如今兵部尚書鄺埜隨陛下北征未歸,兵部以于謙為首,兒臣自然命他統領京師防務。值此大明危難之際,兒臣不相信他,也要相信父皇的眼光啊。」

  「這話說的倒也在理。」孫太后聽他提到了自己的老公,不禁也有些同意他的想法了,但是她還是有一些疑問需要朱祁鈺給自己解答,便繼續問道:「那你為何授予他臨機專斷之權?他又不是出去巡撫河南,就在京師坐堂,有什麼事情你就不能拿主意交給他去辦理么?」

  朱祁鈺毫不猶豫地回答道:「因為兒臣不懂兵事啊。」

  孫太后啞然。

  是啊,朱祁鈺以前就是個混日子的,一沒接受過皇帝教育,二沒領過兵,對於領兵打仗這種事不知道是非常正常的,要是懂的話才是不對勁的呢。

  而且今天招他前來也很突然,朱祁鈺都不知道為什麼要過來,但是看他回答的速度,明顯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那麼朱祁鈺的回答必然是心裡所想的,不存在自己擔心的那些事。

  於是,孫太后心中一塊大石頭落地,語氣也變得和藹起來:「好了,起來說話吧。」

  「謝太后。」朱祁鈺站起身子,順便還揉了揉膝蓋。

  哎,古代跪著真心難受啊,也不知道清朝那些大臣是怎麼做到的,一跪幾個時辰都不帶打晃的。

  孫太後繼續道:「哀家今天叫你來,主要是問問這件事,哀家知道你沒學過天子手段,心中有些擔心,所以特意叫你來囑咐你幾句,免得你行差踏錯,亂了大明社稷。」

  「多謝太后。」朱祁鈺抹了把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