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第十五章 三十年後(一)
難忘恩師
最難忘的,是我中學的班主任蔣老師。
1990年的夏未秋初,暑假結束。
初見蔣老師,是懷著那種敬畏之心的。我從小就怕老師,因為調皮嘛。她看上去是嚴厲的,但笑起來很燦爛,尤其那兩條細眉,再加上兩彎笑起來月牙一樣的眼睛,有一種說不出的魅力。現在想來,她很像民國時期上海畫報上的女明星,風姿無限。
一天下午班長通知開班委會,當班長告訴我被任命為體育委員時,我很激動啊!能在這個從小學選拔出來的眾多的優秀學生中脫穎而出,真是受寵若驚。
蔣老師是絕對的嚴厲,無論來自什麼家庭,或是班級幹部,她都一視同仁。
最記得開學時,她正色厲聲地對我們說,別以為進了三中,就進了保險箱,不努力,一樣沒學上……我小學時,就語文學得不好,數學班級前十,英語數一數二,音體美樣樣全能,但每次都是語文拖後腿。我當時很是擔心,怕學不好語文影響我的幹部形象,更怕辜負了蔣老師的殷切期盼。
對於學習,小到書寫格式,大到作文內容,蔣老師都有她自己設立的一套嚴格的規矩,誰如果膽敢違反,全班同學都要為他捏一把汗。最記得蔣老師的獨創「文學常識」的歸納,一個單元一張表格,「課題、作者、簡介、代表作……」讓我慢慢了解語文學習也是有法可依的。
我喜歡上語文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蔣老師精彩的課堂呈現。作為一個語文老師,蔣老師寫著一筆瀟洒的行楷,說著一口字正腔圓的普通話。而最吸引我的是她對語文教學的熱愛,她的講課是那樣的投入,語調隨著文章情節的變化高低起伏,抑揚頓挫。她用她豐富的知識和閱歷,幫我們理解有時晦澀難懂的文字,每次上課都像是經歷著一種人生狀態,漸漸喚醒了我那顆原本對世事不夠敏感的心,讓我變得成熟起來。原來好的語文課不僅是對知識的傳授,更是對心智的啟迪。這也是我後來工作分配是堅決選擇執教語文的重要原因,我希望我的語文課讓上小學的孩子就能受到啟迪,打開心智,放眼世界,指導人生。每每與我的學生和家長們談起我的語文學習之路時,心中總是想起那個名字,一股暖流即刻湧上心頭。
蔣老師也是班主任,對於班級管理更是當仁不讓。常規自不必說,就說對各位幹部的管理。成績一定是第一位,但平常的行為作風也不放鬆。最記得有一次,那時沒有硬性要求穿校這一規定,初中的孩子也開始對各種流行津津樂道起來。這時蔣老師反覆強調女孩子如果在那個年齡,太注重自己的衣著打扮,肯定會對學習會產生一些不利的影響,並堅決杜絕了後患,我父親就對蔣老師的這一舉措舉雙手贊同。
當然蔣老師也很看重對我們的能力培養。把我推選為體育委,三年連任,沒有一個班幹部有如此的殊榮,而且三中從來沒有女生擔任體育委的先例。而這對於我的成長來說無疑是一件轉折性事件,三年的信任、培養與磨鍊,讓我此後的學習工作受益匪淺。
獨創的幹部任命方法,一時讓我成了全校的焦點。而那種被信任感覺讓我更加肯定自己。每天我驕傲地站在隊伍前整隊時,感覺全場的眼光都被我吸引,這更促使我要保持這樣的勁頭,將它化為努力學習的動力,為班級、為自己、更為蔣老師。
其實蔣老師這種敢於打破常規思維的教育方法,才是最有魅力的。在她的鼓勵和影響下,我們整個班級也變得特別活潑。課堂上,就坐在講台邊的孫子宜跟她一唱一和,她大加讚賞;特立獨行的許驥總是會找些話題跟她辯論,她從不惱火,然後快樂地接招……初一藝術節上我們班4個女生表演的現代舞《真的漢子》,蔣老師只是略略沉吟了一下,然後爽聲說了句「去跳吧!」誰知反響空前;初二又換成了革命紅歌舞蹈,蔣老師親自上陣指導,我們班又一次成了年級乃至初中部的風雲班級;開家長會,蔣老師別出心裁,讓我們每個班委上去對班級常規進行總結,我媽第一次看我如此落落大方地台上發言,為女兒無比自豪……每個人都在班級里盡情地展現著自己最出色的一面,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極強,整個班級有一種特殊的凝聚力。
所以在這樣的班級里做班幹部,特有成就感。蔣老師對我的體育委工作採取了從放心以至於到完全放手的方法,這讓生性愛好自由的我有了一份責任,更有了充分施展才能的地方。三中當時的課外體育活動搞得的有聲有色,每周大概有兩個下午都會安排固定的全校體育活動課,應該是在第三或第四節課。按照表格的規劃,每個班每次都有固定的場地進行活動,也都能領到相應的運動器材。最讓同學們欣喜若狂的是逢雙周六,我們班都會有一節溜冰課,我們要穿過後街到體育場的溜冰場去上。而這一切大都是我獨自帶領著大家去進行的。對於蔣老師信任我從不敢怠慢,每次都管理得井井有條。同學們也非常自律,高度配合我的工作,活動開展一直很順利。用現代的話來說,自律即自由。而蔣老師在別的老師面前不止一次誇我,「我們班的體育委,人長得漂亮,能力又強,我的眼光不錯呀!」就沖著這話,我拼了命的努力學習,努力表現,以此回報恩師。
蔣老師不拘泥於世俗的教育觀念,對我們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產生著重要影響。我們班的齊凱可以說是學校里的「風雲人物」,身上一股濃重的江湖義氣,好像在外面也「交友廣泛」,不時招來幾個來路不明的「朋友」。記憶猶新的一次,我們在後操場上體育課,突然從遠處走來兩個衣著異常,目光兇狠不速之客,嘴裡罵罵咧咧,直衝著齊凱而去。眼看齊凱被圍攻處於劣勢,就在這時,我們全班男生一齊從操場的四面八方奔涌過去,揪住這兩個混蛋一頓暴揍,我們女生也跟著圍在外圈大聲助威「打他、踢他,打得好!」兩被這突如其來的陣式嚇傻了,抱頭鼠竄,落荒而逃。
如果碰到一個保守的班主任,我們班肯定要被全班留堂,對於全班參與打群架這個問題一定會被苦口婆心地教育兩節課,從學生個人品格上升到思想政治方向。結果就是少不經世的我們面對這種欺凌,只能選擇第一時間去找老師,然後看著同學被打也不能反擊……而蔣老師同樣在表達了震驚之後,臉上露出的是讚許的笑容,「打得好!你們很團結,利用人多力量大的優勢保護了自己的同學。」然後話風一轉,「但還是要學會保護自己,打不過就要學會跑,保命要緊!」面對危機,學會隨機應變,學會利用有利的條件進行自救,這是我們當時那個年代受到最先進的教育。
在蔣老師營造的這樣一種班級氛圍中,雖然我們在學習上有著激烈的競爭,但同學們彼此學會了互相扶持,互相照應,為了班級的利益懂求大同存小異,我們是有情有意的一家人。到現在我們這些同學中的一部分還保持著聯繫,哪怕是遠隔重洋。
在這種氛圍中學習語文只覺雖苦猶甜。初三學諸葛亮的《出師表》,昨晚剛預習,讀起來還結結巴巴呢,蔣老師居然要求我們在當天她講解完之後,全篇背誦出來,不背熟不許回家!天啦!看來今天要留在這兒看月亮了!下課後,全班都處於一種瘋狂、乃至瘋顛的狀態,預習充分的捂著耳朵口若懸河,不太熟練的抓耳撓腮咬牙切齒,就連平常不拿學習當回事兒的齊凱也一點也不敢放鬆……頓時,班級變得有點像寺廟,我們好像成了努力念經的小和尚。然後你會看到,大家在下午時已經是兩兩自行配對,你背我聽,我背你聽,「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到現在我仍然能張口就來這麼幾句,可見當時下了怎樣的功夫。也讓蔣老師意想不到的是我們班在放學之前全部過關,同學位也難以置信,但我們確實做到了。就是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我們班中考語文高分頻出,均分一路領先,我這個小學語文拖後腿的傢伙也考了101分。蔣老師為我們的初中生涯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親其師,信其道。春秋三載,蔣老師,既是我們的慈母,又是嚴父。她是我們全班同學的恩師。
現在身為人師的我,一直以蔣老師為榜樣,我身體力行,希望我的學生也會如我一樣幸運,得恩師教導,受益一生。
難以忘懷,我的恩師。
愛徒:徐艷(徐燕子)
2021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