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第十六章 三十年後(二)
向多年來培育我們的蔣老師致敬
記得第一次與蔣老師見面是1990年的夏天。
那是一個酷暑難當的下午,蔣老師來我家訪。第一眼印象,老師這麼年輕,衣著既時髦又得體,她身材苗條,也很美麗。但是好像也很嚴肅,透露出一種威嚴,說心裡話有點怕。也許蔣老師考慮到我家是部隊家庭,應該有優良的傳統作風,可能當時我也很帥吧,老師讓了我當班長,哎,小學只當過班委,責任有點重啊。
最記得開學時,她正色厲聲地對我們說,別以為進了三中,就進了保險箱,不努力,一樣沒學上。
蔣老師是班主任,又是語文老師,所以學習語文我是加倍努力,不敢懈怠。雖然學習是緊張的,但是也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特別是古文,我記得蔣老師教得非常到位,每個詞的意思都解釋很清楚,授予我們閱讀古文的方法,為高中語文打下紮實的基礎,到今天給我看一篇古文我還是能看明白的。那時教的詩與詞,蔣老師都是帶著感情來上課,當然老師的造詣也很高,所以我們會情不自禁地融入到那種場景中,能體會到古人的一些心境和感懷,到今天中央電視台搞詩詞大會,我依然愛看。
印象深的是我班有幾個男同學在班上表現比較「突出」,按照今天的話有點皮,蔣老師即是嚴師也是慈母,經常家訪或者找他們談心,我覺得老師做到這個份上多麼不容易啊!
我感覺蔣老師對自己的孩子都沒對班上這些同學上心,為了我們她真是操碎了心。我有時候心裡都很著急,為什麼這些同學不領情,現在其實也理解,那時候畢竟還不懂事。其實我們在家裡受到管教的時間應該沒有在學校長,蔣老師畢竟非常有經驗,而且真是秉持百年育人的理念,像是一個園丁每天給幼苗澆水,還要費盡心思除蟲,剪去枯黃的枝葉,既要曬太陽,又怕太陽太烈把幼苗曬死,蔣老師其實一直在呵護我們每個同學,其實對於學生來自哪裡,出身於哪裡都沒有一點區別,一碗水端平。
蔣老師,在我們的心目中,您是慈母,公平而公正。
對於(文中的黃平)母平這樣當時家庭條件困難的同學,老師您也是積極予以幫助,特意安排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和他們同座。據我所知,您時常資助這類同學,現在社會也許已經找不到您這樣的老師了!
蔣老師教給我們的不僅是知識,也教育我們怎麼做人,真的是初中這三年,收益一輩子!做事首先要做人,那個年代的老師和同學都是那麼淳樸,沒有雜念和特別想法,如今有些只能在記憶中回味。在蔣老師營造的這樣一種班級氛圍中,同學們彼此學會了互相扶持,互相照應,為了班級的利益懂求大同存小異,我們是有情有義的一家人。到現在我們這些同學還保持著聯繫,哪怕是遠隔重洋。
如今我們早已踏入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回想當年,總感覺就像一餐美食值得回味,那種無求的純真的情感在今天很難找到,畢竟我們一直在適應這個社會,每個人身上都增添了新的元素,那種淳樸自然的人與人的相處是人生一大美好念想,它在我十五歲時就深深鐫刻在心裡。
「牢記初心,不忘使命」,我覺得這也是對蔣老師的一個客觀評價:真心實意幫助學生,有著育人為上的情懷,不圖所求只為理想,擔負使命的蔣老師,您就是這樣一個執教幾十年不改初衷的人,您是我們的榜樣和力量。
向老師致敬。
胡俊(胡俊峰)
202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