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效益不錯
宋明原本的想法,是把這一次貸款拆成幾部分逐步的去辦。卻沒想到的胡楊會說這還是最少,以後還會有更多!
在銀行這個係統幹了十幾年,這還真是第一回遇到這麽聊天的。
不過到底還是自己人,宋明又仔細想了一下,說道:“說句不避嫌的話。聽我外甥女說,華夏科技的效益不錯。這趟在廣交會上訂單不少。這應該就是你們的底氣吧。可以一下子就鋪這麽大的攤子,是不是急了點?”
胡楊說道:“急是真的急。我怕再不動手,人才都要開始南下了。”
宋明不解:“人才?南下?”
胡楊說道:“這趟我們去廣交會最大的感受,就是東南沿海的發展是真的快。”
宋明點頭道:“去年我也去過一次,的確和北方不同。”
胡楊接著說道:“我們分析過這個原因。首先,當然是人家的地理位置好,靠海靠江運輸便利。其次,就地方政策靈活多變。從七八年到現在,全國注冊的私營企業裏,有一多半都在那邊。而現在咱東北的現狀呢?”
宋明說道:“我來這一年多,多少也知道一些。咱們這邊的重工業大廠有八成都在虧損。剩下的兩成大多也都是麵前維持收支平衡。”
胡楊說道:“我了解的情況也差不多是這樣。但需要注意到是,這些能勉強維持平衡企業,大多數也都是靠地方不同程度的輸血才能維持這個局麵。而這樣的結果就是,他們完全沒有任何餘力做任何的改變,而維持現狀的結果所有人心裏都很清楚。”
宋明看著胡楊,不太確定的說道:“你想做那份餘力?”
胡楊很幹脆的回答道:“是。”
···
···
大約一個小時之後,胡楊和邢鵬才離開了宋明的辦公室。兩人都感覺很放鬆,貸款的事兒已經有了八字那一撇。
或許是因為宋明是“自己人”,也有可能是被胡楊的想法感染,總之宋明用他的專業給胡楊他們重新設計了一個貸款申請的方案。
當然,這並不是違規的操作。所有調整都是在合法合規前提之下。
調整之前胡楊他們的問題是,一次性申請的貸款太多,而且在用途上又太分散。這在提交審查的時候會有問題。
而在討論之後,宋明認為華夏科技的固定資產是足夠作為抵押的。但抵押方案要重新調整。
華夏科技有很多下屬公司,像丹東的農機公司,安保公司。沈陽這邊的勞動服務公司和商店等等。這些都是有固定資產的私營企業,都有獨立申請貸款的資格。
而這還不是全部。他們可以用的還有鵬飛商貿和冬梅館。
所以宋明認為他們應該把貸款總額,按照各個企業的規模進行拆分。然後以各個分公司的名義申請相應的貸款。這樣具體到每一個申請,都是合法合規的。而綜合起來,在總量上也能夠達到他們對資金的需求。
這個方案無疑是最適合現在這種情況的做法。
在提出這個方案之後,胡楊立刻拍板就這麽弄,而且是說弄就弄。胡楊展現了過人的記憶力,當場補充了所有缺少的資料。至於公章和負責人簽字都是現成的。
就這樣,貸款的事兒算是進入了審批流程。胡楊這邊也準備馬上開始與選出的單位進行承包談判。
這才是重點和難點。
在胡楊回沈陽之前,邢鵬已經與這些單位有過不同程度的接觸。而得到的回饋,基本上都沒有人給出正麵的回應。
要知道,邢鵬現在可不是一年多前那個撿煙屁股抽的無名胖子。
這一年多來,他在沈陽城已經創出了自己的名號。鵬飛商貿已經是沈陽城裏時髦的代名詞。
有胡楊在背後謀劃,鵬飛商貿在沈陽城裏創造了很多第一次。這些第一次不光讓鵬飛商貿獲取了豐厚的利潤,也賺足了名聲。而這還不是全部,邢鵬和他的鵬飛商貿還有自己的傳奇。
就是因為大家都看到了鵬飛商貿的大賺特賺。有一些自認為有些本事的人,就想要在邢鵬這裏分一杯羹。
這其中有一些,在沈陽城裏那個上不了台麵的圈子裏有一些諢名。但不管是大白天從正門走進來的,還是趁著天黑摸進來的,無一例外最終都折在了保安的手裏。
一時間,全身沈陽的“妖魔鬼怪”都知道這鵬飛商貿有高人坐鎮碰不得。
就是這樣一個,有錢有名氣還帶著傳奇的邢鵬,依然沒有能夠打動任何一個單位領導。
當然,這個結果倒並不令人意外。邢鵬身上的一切在普通人眼裏是傳奇,但在大多數在體製裏活了大半輩子的人看來,依然都屬於歪門邪道。
這種觀念在很多很多年後依然存在。很多人都認為隻有公務員、事業編和其他鐵飯碗才是正經工作。除了這些這些之外,都屬於沒有務正業的範圍。
所以胡楊大約也能猜到這些單位領導的想法。你一個運氣好掙了點錢的個體戶,也想承包我們這些國營單位?
喝多了吧?
而邢鵬麵對這些拒絕的反應,讓胡楊感覺很欣慰。不急不躁,不卑不亢。
這一年多來,邢鵬真的成熟了很多。豐富的經曆固然是重要的外因,但也不能忽視他內在的成長。胡楊很滿意自己選擇的這第一個合作夥伴。
胡楊對邢鵬說:“那麽,就讓我們再從頭來一遍。”
邢鵬問他:“什麽時候開始?”
胡楊說道:“明天。”
邢鵬點頭:“好,我馬上去安排。還有,嫂子說了晚上必須去冬梅館吃飯。”
胡楊說道:“弄啥好菜了?”
邢鵬說道:“不知道,但肯定是好菜。”
胡楊停下腳步,有些驚訝的看著邢鵬:“什麽時候開始,你說話變得這麽睿智了?”
邢鵬一本正經回道:“我已經睿智了好幾天了。”
胡楊默默的豎起一根大拇指。
冬梅館也完全變了樣子,麵積擴大的幾倍。冬梅嫂子把隔壁的房子也都買了下來。簡單裝修之後弄了一個專門的川菜主題的館子和涮鍋館子。
東北人口味是偏重的。所以重油重鹹的麻辣味很對本地人的口味。當然,川菜和火鍋並不隻有重口味,一種味道跨地域進入另一個地方,想要得到廣泛的認同,是一定要進行妥協的。
川味進入東北之後,辣可以保留,但麻要減弱,一些醃製品用量也要酌情減少。還有一點,就是辣度上要可選。
至於火鍋涮肉這個並不是川渝那邊風格。而是改良的老北京銅鍋涮肉。
口味方麵倒是變化不大,主要去掉很多老北京的講究。當然麻醬是一定要保留的,北方人幾乎沒有不愛麻醬的。
而今天晚上冬梅嫂子給他們準備的既不是川菜也不是火鍋。而是與夏天最搭的烤肉和啤酒。
六月開始是沈陽最舒服的季節。白天氣溫二十多度,風也不大,一件單衣就夠了。到了晚上,再加一件外套就行,討厭蚊蟲也都沒到大規模滋生的時候。正是適合在戶外搞個小燒烤。
烤肉的地方就在冬梅館的後院。一看到胡楊,冬梅嫂子就問:“柏青妹子呢,咋沒跟你一起回來?”
胡楊趕緊回答:“在北京還有工作,就我自己回來。”
冬梅嫂子說道:“真是的,有日子沒見柏青妹子了,怪想的。”
胡楊說道:“柏青也老念你們,回頭要是放假她就過來。這回我會待的時間長一點。”
冬梅嫂子說道:“行了,你趕緊過去吧,都在那邊等你。”
孫福生是一定在的,邢鵬也把他家老頭也接了過來。幾個當負責人的老兵,還有專門從丹東趕過來項淩江和趙小白。
在座這十幾個,才都是真正的自己的人。
冬梅嫂子一邊張羅,一邊對胡楊他們說道:“這一頓咱吃烤肉,是一個內蒙過來的兄弟帶過來的手藝還有羊肉。你們大夥都嚐嚐,要是大家都說好的話,我準備專門開一個烤肉的店。”
這個想法胡楊是非常支持的。沈陽人愛烤肉和啤酒這是出了名的。關於烤肉和啤酒的地方名言數不勝數。
在沈陽號稱沒有一頓啤酒燒烤解決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兩頓。
沈陽時下最流行的是車條肉串。所謂車條就是自行車的車條。一頭磨尖之後用來穿肉。肉是不提前醃製的新鮮羊肉,肥瘦參半。在烤製的過程中加佐料,油香混合著孜然的香味,隔著老遠就能讓人食指大動。
而這紅柳烤肉的風格和車條烤肉完全不同。紅柳烤串主要突出一個大。
筷子粗細的紅柳枝上穿著大塊羊肉。一串能頂車條烤肉四五串的分量。
這個從內蒙來的兄弟手藝不錯,火候掌握的非常好。肥肉的表皮香酥,而瘦肉勁道彈牙。
不誇張的說,這真的是胡楊這輩子吃過最好的一頓烤肉。
看到大夥反應都不錯,冬梅嫂子立刻就拍板準備上這個新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