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鄖襄(四)
自得授鄖襄總兵並獲崇禎帝手諭嘉勉,趙當世對輿論的重視更勝往昔。他心裡很清楚,作為一省中舉足輕重的實力派,趙營獲得的關注是前所未有的。有關注就會有壓力,當官不比做賊,發展的重點不僅僅局限於溫飽與存活,軍事、政治、人脈、宣傳等方面都得平衡好,走一步動一步均需如履薄冰,這就是發展的代價。趙營已經邁過了初期隨波逐流的階段,有相當的實力將命運攥在自己手中。然而就目前而言,趙營的實力還很弱,還不足以左右天下大局,也無法一蹴而就,只有將好不容易點燃的這株小火苗護好護牢了,才有機會將它越燃越旺。
「槍杆子筆杆子都得抓!「
這是趙當世近期提出的趙營現階段的發展核心思路。
「槍杆子「容易理解,趙營安身立命的基礎。但趙當世有意將」筆杆子「突出,乃至將其置於與槍杆子同等地位,這就出乎了很多人尤其是將官們的意料。
「主公這是要提拔那些個臭老九咯。「
「趙營是靠咱兄弟們一拳一腳打出來,干筆杆子什麼事?「
「不成不成,讓那些臭不可聞的窮酸騎到咱們頭上,指手畫腳的,豈受得了那鳥氣?「
不滿的聲音主要出現在趙營的中下層軍官中,反常的是,這一次,上層軍官彷彿一個個都失了聲,並無一人跳出來指責抱怨。
其實早在四月中旬,趙當世便在落成不久的三軍府召開了一次會議。這次會議非比尋常,包括昌則玉、穆公淳二軍師在內,趙營軍中哨官、司中二把手及以上無論文武、無論是否尚在外派公幹,都強制參與,與會人數超過五十人。
在會上,趙當世先說明了趙營的今非昔比,隨即直截了當宣布,為了順應新的需要,必須將已有的各機構進行權利的再劃分。很重要的一個原由在於,自趙營接受招安以來,因有了相對固定發展基礎,此前軍隊占絕對優勢地位的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當然,軍隊一直都是趙營之本,不過,趙營要依靠根據地發展鞏固自身實力,從前只能默默在後方零星參與一些物資掌管、錢糧調度工作的政務機構一躍從幕後跳到了台前,並且在後來修城、屯田、拓商等重大工作上表現出了他們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但是,趙營中二軍七司的劃分畢竟是流亡途中的草創,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建起來的,從未有過統一的藍圖設計,因此難以適應如今趙營面臨的具體情況,發生了很多職責交叉權利混淆的問題,對工作效率造成了較大影響。為了有效解決這些痛點,趙當世決定用軍、政、思三者分離的方式對現有機構進行職責界限的劃分。
軍,設兵馬都統院,主管趙營所有軍事,簡稱軍院。趙營野戰軍五營及屯田軍四營的人事任免、軍隊調配等全由兵馬都統院管轄。最高職位稱「大兵馬都統」,由趙當世自己兼任。大兵馬都統之下,分設「兵馬都統」與「副兵馬都統」,軍中統制坐營官級別者全都兼任此二職之一。再往下,則為「兵馬僉事」與「副兵馬僉事」,由中軍官及哨官一級者兼任。此外,七司之中,親養指揮使司、特勤指揮使司與教練使司也屬於兵馬都統院管轄,長官均兼任「副兵馬都統」。
兵馬都統院的設立並沒有對當前趙營軍將的實際職務造成衝擊,所以眾軍將都懵里懵懂地接受了。
政,設承宣知政院,主管趙營所有政務,簡稱政院。榷商等內務諸事使司、提舉外務使司、市舶東南使司三司隸屬之。最高職位稱「大知政」,由昌則玉擔任,有權利統一協調下屬三司工作。副職「知政」,分別由三司的長官兼任,對大知政負責,再次則為「副知政」。如此一來,趙營原先諸政務機構各自為事的情形就此成為歷史。
和兵馬都統院的設立不同,如何可畏就對昌則玉擔任大知政之事頗有微詞。他認為昌則玉從未真正參與過此前一系列政務的工作中,突然空降,恐怕反而會對政務的運轉產生負面效應。
昌則玉並沒有退讓,直接舉出了崇禎四年的例子。那年六月,早期流寇領袖王嘉胤受到明軍接連打擊後於山西陽城縣山中醉酒被奸人殺害,其時官軍勢大,各部流寇群龍無首,幾有分崩離析的危險,昌則玉臨危布策,推王自用為出頭,並利用各種手段安撫住了躁動的諸營流寇,最終幫助王自用復糾起三十六營,衝破官軍阻障,死裡逃生。這一應變及控場能力,趙營眾人捫心自問,沒有人誰能比得上。
「若以何公見,當時該當作何舉動,方可免於一難?」
何可畏聽他最後這一逼問,愣是老臉漲紅,說不出話來。眾軍將中,似侯大貴這樣的,是那次事件的親歷者,真論起來,可以說昌則玉救了他一命,對昌則玉也表示了支持。其餘軍將大多在流寇中經年,即便沒去過山西,也都感同身受。何可畏哪敢向這麼多人抬杠,只能將不滿咽回肚裡。
另,當下正在棗陽縣主理政務的覃奇功等人也暫時劃歸承宣知政院下屬,覃奇功兼任知政。
思,設統權點檢院,簡稱思院。統權點檢院主要以稽察處置使司為基礎創立,最高職位稱「大點檢」,由稽察處置使司稽察使劉孝竑擔任,副職「點檢」由各司長官兼任,再次則為「副點檢」。劉孝竑不必說,「文面張飛」之名人盡皆知,向來一絲不苟、公大於私,他當大點檢足以確保統權點檢院的權威。繼任稽察使則提拔了原稽察處置使司下的稽察行人楊紹霆。
統權點檢院的職責一方面在於監察軍政,另一方面在於對外引導趙營輿情,對內加強趙營的軍風建設。同時分設兩個新的司,一個稱為「外宣內揚使司」。趙當世在會上提到的「筆杆子」三字,其實很大程度上就落在落在外宣內揚使司肩上。外宣內揚使司則以穆公淳擔任長官。穆公淳是營中有名的有文採好文筆,且敢說敢做,善於出奇,讓他來負責宣傳再好不過。另一個稱為「統權使司」,調了效節營參事督軍偃立成主掌。
一開始,偃立成並不知道這個統權使司是做什麼的,但趙當世言簡意賅解釋道:「你之前擔任的參事督軍隸屬於誰?是我。然此司既立,往後軍中所有參事督軍,皆從命於你司,而不屬兵馬都統院。」
偃立成反應很快,反問道:「可是監軍?」
趙當世搖頭道:「並非監軍。監軍只監兵士之身,參事督軍從此還要監兵士之腦。」
「監兵士之腦……」偃立成反覆咀嚼這句話,若有所思。
趙當世沒有就這個話題深入探討下去,而是道:「關於這事,我會找時機與你詳談。總之,參事一職,往後不僅督軍,還要下派到各司。各軍各司往下細分的小部,同樣得配置參事。」
偃立成聽這話,腦中已經有了大致的輪廓,起初的茫然很快被沉重的責任感衝散。他現在並不知道趙當世具體執行這個統權使司的構想,但對趙當世想要達到的目的一清二楚,即統權使司設立的初衷,只有一件事——確保所有軍政人員向趙當世個人的絕對效忠。
三院的名稱及所屬職位,趙當世和昌則玉、穆公淳等主要策劃者也絞盡了腦汁,小心翼翼規避了明朝現有的官職體系,以免給有心之人以「僭越」罪名彈劾。若真有人問起來這一套行政班子,趙當世大可以推說便於剿寇,反正也沒侵犯到現有的機構與官職。
時間一晃已是當下五月中旬,距離三院設立已經過了一個月。
趙營抓住時機,趁西營拔軍之際,先是在盛康鎮勝了一場,隨後將谷城也光復了。說起來,盛康鎮一仗,有取巧之嫌,實際殺傷也不多。光復谷城那更是秋風掃落葉,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僅有一兩千雜寇盤踞且無城牆庇護的廢墟。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順手」接收了西營拋棄的三萬徒附。這些戰績糾其本質,無可稱到處,但給穆公淳領導下的外宣內揚使司一宣傳,人們奔走相告,三五日內許多口號即傳遍了整個楚北豫南,並逐步向著更外圍擴去。
「首破獻賊之功,匡扶社稷之始!」
「趙家老爺簪纓翹,打得賊寇嗷嗷叫!」
「見趙家軍父老鄉親盡開顏!」
不知情的人若見到這種場面,還道是張獻忠已給趙營剿滅了。但僅這一次的實驗,取得的效果遠遠超過預期——雖說穆公淳為了「旗開得勝」,向承宣知政院申請了不少經費——趙營以及趙當世本人的知名度陡然攀升,至少在楚北,婦孺皆知,有個叫趙當世的大人,打賊寇厲害,一心保護百姓。趙營在筆杆子的價值這時候已初現端倪。
—————————————————
兵馬都統院
大兵馬都統 趙當世
無儔營(額兵2000)
統制坐營官 侯大貴(兵馬都統)
中軍官 白旺(兵馬僉事)
參事督軍 王光泰(副點檢)
前哨哨官 李延朗(兵馬僉事)
左哨哨官 吳鳴鳳(兵馬僉事)
右哨哨官 熊逢吉(兵馬僉事)
后哨哨官 常國安(兵馬僉事)
效節營(額兵2000)
統制坐營官 徐琿(兵馬都統)
中軍官 楊科新(副兵馬僉事)
參事督軍 空缺(副點檢)
前哨哨官 覃進孝(副兵馬都統)
左哨哨官 茅庵東(兵馬僉事)
右哨哨官 范己威(兵馬僉事)
后哨哨官 王國寧(副兵馬僉事)
起渾營(額兵2000)
統制坐營官 郭如克(兵馬都統)
中軍官 彭光(兵馬僉事)
參事督軍 蒲國義(副點檢)
前哨哨官 哈明遠(兵馬僉事)
左哨哨官 王光恩(兵馬僉事)
右哨哨官 魏山洪(兵馬僉事)
后哨哨官 楊友賢(副兵馬僉事)
飛捷左營(額兵1000)
統制坐營官 韓袞(兵馬都統)
中軍官 崔樹強(兵馬僉事)
參事督軍 楊招鳳(副點檢)
左哨哨官 孟敖曹(兵馬僉事)
右哨哨官 胡可受(副兵馬僉事)
飛捷右營(額兵1000)
統制坐營官 馬光春(副兵馬都統)
中軍官 許可變(副兵馬僉事)
參事督軍 趙承霖(副點檢)
左哨哨官 馬光寧(副兵馬僉事)
右哨哨官 灌三兒(副兵馬僉事)
統制屯田營田諸事 王來興(兵馬都統)
參謀屯田營田諸事 水丘談(兵馬僉事)
前營(額兵3000)
屯田使 張妙手(副兵馬都統)
屯田主簿 路中衡(副兵馬僉事)
練兵營教練 羅威 (兵馬僉事) 劉世俊(兵馬僉事)
左營(額兵3000)
屯田使 張光翠(兵馬僉事)
屯田主簿 黃繁(副兵馬僉事)
右營(額兵3000)
屯田使 張景春(兵馬僉事)
屯田主簿 王益甫(副兵馬僉事)
后營(額兵3000)
屯田使 石濛(兵馬僉事)
屯田主簿 郭名濤(副兵馬僉事)
親養指揮使司(額兵200)
指揮使 周文赫(副兵馬都統)
屬下 鄧龍野 滿寧
特勤指揮使司(額兵100)
指揮使 龐勁明(副兵馬都統)
屬下 黑邦俊
教練使司
教練使 葛海山(副兵馬都統)
註:司中各自均有點檢方職位設置,此處不一一列舉。
—————————————————
承宣知政院
大知政 昌則玉
榷商等內務諸事使司
內務使 何可畏(知政)
內務副使 陸其清(副知政)
其他 陸朴一 牛壽通
提舉外務使司
外務使 傅尋瑜(知政)
外務副使 李悖(副知政)
市舶東南使司
市舶使 趙虎刀(知政)
市舶副使 李匹超(副知政) 龐心恭(副知政)
棗陽縣
主事 覃奇功(知政)
副主事 李萬慶(副知政) 孫為政(副知政)
註:司中各自均有點檢方職位設置,此處不一一列舉。
—————————————————
統權點檢院
大點檢 劉孝竑
稽察處置使司
稽察使 楊紹霆(點檢)
外宣內揚使司
宣揚使 穆公淳(點檢)
統權使司
統權使 偃立成(點檢)
註:司中各自均有點檢方職位設置,此處不一一列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