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研究會回顧展前言
※國畫研究會回顧展前言
文人雅士通過結社來切磋技藝,這種風氣在我國可以說自古已然,到了近現代則尤為興盛。不過近百年來,盡管各種藝術結社數量眾多,不勝枚舉,但絕大多數卻是旋興旋滅,能夠被後人長久記住,並不斷提起的實在寥寥可數,而國畫研究會卻是廣東藝術史上無法忽視的一個存在。
以“癸亥合作畫社”為前身的國畫研究會,自1925年正式成立至1937年,前後活動了近十五年、參與的畫家達數百人,是這一時期廣東地區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一個美術社團。但光憑這一點,恐怕還不足以使之成為曆久不衰的話題。我們至今還感興趣的,是她當年的主張。即認為:“降至今日,士多鄙夷國學,畫學日就衰微,非急起而振之,恐文化蕩然,將為印度之續。某等有見於此,於是聯合同誌,設立斯社,以研究國畫振興美術為宗旨。”也就是說,正當包括美術在內的整個中國文化急劇向西方傾斜,並形成洶湧之勢的時候,他們卻強調堅持中國固有的繪畫傳統,甚至以仿古、摹古的激烈姿態進行對抗。這在當時,無疑是一種反潮流的行為。事實上,到了後來,追步西方,徹底變革中國畫的主張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壟斷了畫壇的話語權,國畫研究會也因其主張的“保守、陳腐”而備受質疑和貶斥,甚至一度淡出人們的視野。
然而,事物的價值卻是不以潮流的一時走向為定論的。當曆史終於走出民族沉淪的幽暗隧道,步上複興的康莊之途後,人們才猛然發覺:我們可以學習西方,但我們不能也不應變成西方。而支撐我們重鑄輝煌的,歸根結底還是悠久而優秀的中華文化傳統。而基於同樣的理由,當年對此有過強烈主張的人們及其所做出的堅持,也必須重新認識,認真研究,並給予應有的曆史定位。
今天,國畫研究會紀念館得以開設,這個曆史回顧展得以舉辦,就是這種重新認識的結果。
2015年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