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向白雲歸——黃君璧傳》序
※《獨向白雲歸——黃君璧傳》序
作為一位藝術家,其最終的曆史定位,歸根結底還是取決於他在創作上所取得的成就,而不是其他。這一點恐怕不會有什麽疑問。事實上,縱觀一部藝術史,那些被後人記得住的名字,若探究起各人的生平經曆,不用說必然是貴賤殊出,順逆異途,性情各別,不一而足。但這並不妨礙他們都並列於藝術殿堂的重要位置上。
既然如此,那麽對於他們,是否就隻需評論其藝術成就,而不必理會他們曾經走過一條怎樣的人生道路呢?似又不然。因為作為人類社會的成功者,他們所留給後人的,除了藝術作品之外,無疑還有為實現其人生目標時所遭遇的各種艱難險阻,以及如何加以克服,為此付出過什麽超常的努力,出現過什麽曲折和變化,有過什麽喜怒哀樂等等。恐怕正是由於不同的藝術家所經曆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其中所包含的經驗甚或教訓就呈現出極大的豐富性和深刻性,而這,無疑是世人和後來者同樣希望追索了解,以從中獲得啟發和借鑒,汲取前行力量的。
正因如此,最近當魯大錚君出版他的新著《獨向白雲歸——黃君璧傳》時,就理所當然引起我濃厚的興趣。這無疑首先是因為黃君璧先生作為活躍於上世紀的一位畫家兼美術教育家,對於我來說,是一位同省籍的前輩鄉賢。他的名字,在廣東可以說是聞之已久。其次,黃君璧先生飲譽中外的山水畫創作,我雖然不敢說拜觀過很多,但起碼也有所了解。而對於其深厚的傳統功力、不守一隅的創新精神和鮮明的個人風格有著深刻的印象。再次,我還多少聽說過黃君璧先生頗富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曆:他作為一位平民出身的畫家,由於時勢推移的種種機緣際遇而從廣州走向全國,然後又去了台灣,最終成為宋美齡女士的私人美術老師。以上這些,都使我覺得他頗不尋常,有異於普通畫家,因此也時時存著一份別樣的關注。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黃君璧先生之於我,卻始終停留在十分表麵的了解上。這固然首先要歸咎於我缺乏著力探求的虔誠。另外,長期以來,美術史界對於黃君璧先生的關注與研究十分不足,無疑也是重要原因。事實上,當今藝壇,宣傳炒作之風正愈演愈烈,各種巧言誇飾的吹捧泛濫成災,“巨匠”“大師”的廉價帽子滿天飛,而像黃君璧先生這樣真正值得重視和深入研究的藝術家卻遭到冷落,這無疑是很不正常的。現在,《獨向白雲歸——黃君璧傳》的問世可以說在相當程度上填補了這一長期的空白,也是對上述不良風氣的一種抗爭。作者魯大錚君窮三年之力著成此書,其態度無疑是十分嚴肅而且認真的。事實上,他為此曾多次往返於海峽兩岸,深入采訪了包括黃君璧先生的親屬、學生、朋友,以及專家學者在內的眾多人士,獲得大量第一手資料,在此基礎上發隱抉微,力圖詳盡而真實地把黃君璧先生頗富傳奇色彩的藝術人生揭示出來。不僅如此,作者還下了相當工夫對黃君璧先生繪畫藝術進行認真研究,對其傑出成就進行了深度解讀。正由於作者既具備一位資深傳媒工作者的豐富經驗和銳利眼光,又具備美術研究的專業素養,因此使得作為嶺南乃至中國畫壇代表人物之一的黃君璧先生的形象,得以立體地、全麵地、豐富地,當然也是活生生地展現在我們的麵前,使對此期待久矣的我讀來興味盎然,感受一新,獲益良多。當然,也相信魯大錚君這繼《馬思聰傳》之後的又一新著,同樣會獲得廣大讀者的喜愛。
2015年5月於羊城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