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夏楊玉環 二七 服製 二八尚主
二十七 服製
“原來如此。武德以來,屢下《衣服令》,究底裏怎生般?”
“曆朝以來,服製沿革,多不一者。譬之以宴服,蓋古之褻服也,今亦謂之常服。江南則以巾褐裙襦,北朝則雜以戎夷之製。爰至北齊,有長帽短靴,合褲襖子,朱紫玄黃,各任所好。雖謁見君上,出入省寺,若非元正大會,一切通用。高氏諸帝,常服緋袍。隋代帝王貴臣,多服黃文綾袍,烏紗帽,九環帶,烏皮六合靴。百官常服,同於匹庶,皆著黃袍,出入殿省。天子朝服亦如之,惟帶加十三環以為差異,蓋取於便事。
………
及大業元年,(隋)煬帝始製詔吏部尚書牛弘、工部尚書宇文愷、兼內史侍郎虞世基、給事郎許善心、儀曹郎袁朗等憲章古則,創造衣冠,自天子逮於胥吏,章服皆有等差。始令五品以上,通服朱紫。是後師旅務殷,車駕多行幸,百官行從,雖服褲褶,而軍間不便。六年,複詔從駕涉遠者,文武官等皆戎衣,貴賤異等,雜用五色。五品已上,通著紫袍,六品已下,兼用緋綠。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皁,士卒以黃。”
武德初,因隋舊製,天子宴服,亦名常服,唯以黃袍及衫,後漸用赤黃,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黃為衣服雜飾。(武德)四年八月敕:“三品已上,大科綢綾及羅,其色紫,飾用玉。五品已上,小科綢綾及羅,其色朱,飾用金。六品已上,服絲布,雜小綾,交梭,雙紃,其色黃。六品、七品飾銀。八品、九品鍮石。流外及庶人服綢、絁、布,其色通用黃。飾用銅鐵。”五品已上執象笏。三品已下前挫下方,五品已上前挫後屈。自有唐已來,一例上圓下方,曾不分別。六品已下,執竹木為笏,上挫下方。其折上巾,烏皮六合靴,貴賤通用。
貞觀四年又製,三品已上服紫,五品已下服緋,六品、七品服綠,八品、九品服以青,帶以鍮石。婦人從夫色。雖有令,仍許通著黃。五年八月敕,七品已上,服龜甲雙巨十花綾,其色綠。九品已上,服絲布及雜小綾,其色青。十一月,賜諸衛將軍紫袍,錦為褾袖。八年五月,太宗初服翼善冠,貴臣服進德冠。
龍朔二年,司禮少常伯孫茂道奏稱:“舊令六品、七品著綠,八品、九品著青,深青亂紫,非卑品所服。望請改八品、九品著碧。朝參之處,聽兼服黃。”從之。總章元年,始一切不許著黃。上元元年八月又製:“一品已下帶手巾、算袋,仍佩刀子、礪石,武官欲帶者聽之。文武三品已上服紫,金玉帶。四品服深緋,五品服淺緋,並金帶。六品服深綠,七品服淺綠,並銀帶。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淺青,並鍮石帶。庶人並銅鐵帶。”
文明元年七月甲寅詔:“旗幟皆從金色,飾之以紫,畫以雜文。八品已下舊服者,並改以碧。
………
(然)既不在公庭,而風俗奢靡,不依格令,綺羅錦繡,隨所好尚。上自宮掖,下至匹庶,遞相仿效,貴賤無別。(《舊唐書 卷四十五 誌第二十五 輿服》”
“這說的是,曆朝皆嚴《衣服令》,然越禮逾製者,從來禁之難絕。隻是說總章元年,一切不許著黃。此說麽,似乎——”
“所以言總章元年,始一切不許著黃者。乃為時洛陽縣尉柳延服黃夜行。為部人所毆。高宗(上)聞之。以章服紊亂。故以此詔申明之。朝參行列。一切不得著黃也(1、《唐會要 卷三十一 輿服上 章服品第》2、亦見於《冊府元龜 卷六十 帝王部 立製度一》先是,九品以上入朝參及視事聽兼服黃。雒陽尉柳延夜行,為部人所毆。帝聞之,以章服錯亂,下詔申明之,自此朝參行列一切不許著黃)。
乃朝參之時,不許著黃,非皆不許著黃也。(《唐會要 卷三十一 輿服上 雜錄》(太和)六年(太和六年,公元832年)六月敕。詳度諸司製度條件等。禮部式。親王及三品已上。若二王後。服色用紫。飾以玉。五品已上。服色用朱。飾以金。七品已上。服色用綠。飾以銀。九品已上。服色用青。飾以鍮石。應服綠及青人。謂經職事官成。及食祿者。其用勳官及爵。直司依出身品。仍聽佩刀礪紛帨。流外官及庶人。服色用黃。飾以銅鐵)
倒是武德、貞觀之時,宮人騎馬者,依齊、隋舊製,多著羃?,雖發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窺之。王公之家,亦同此製。永徽之後,皆用帷帽,拖裙到頸,漸為淺露。尋下敕禁斷,初雖暫息,旋又仍舊,鹹亨二年又下敕曰:“百官家口,鹹預士流,至於衢路之間,豈可全無障蔽。比來多著帷帽,遂棄羃?,曾不乘車,別坐簷子。遞相仿效,浸成風俗,過為輕率,深失禮容。前者已令漸改,如聞猶未止息。又命婦朝謁,或將馳駕車,既入禁門,有虧肅敬。此並乖於儀式,理須禁斷,自今已後,勿使更然。”則天之後,帷帽大行,羃?漸息。中宗即位,宮禁寬弛,公私婦人,無複羃?之製。
(本朝)開元初,從駕宮人騎馬者,皆著胡帽,靚妝露麵,無複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製,絕不行用。俄又露髻馳騁,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內外,斯一貫矣。”(《舊唐書 卷四十五 誌第二十五 輿服》)
二十八 尚主
“那太平公主初降薛紹,薛紹卒後議婚武承嗣,以武承嗣有疾,遂降武攸暨。說是為降武攸暨,殺了武攸暨妻呢?就那般樣兒喜歡不成?”
“從無有之事,宮裏人一提起太平公主降薛紹就笑。說(唐)高宗天皇大帝為貴主擇婿,好費了神,左思右想,終才擇薛紹的。”橘侍兒笑著說。
“為甚麽左思右想,終擇薛紹尚主啊?”
“就為薛紹沒爺沒娘唄。薛紹母城陽公主,先以下嫁杜荷,坐太子承乾事誅,又嫁薛瓘。……(城陽公)主坐巫蠱,斥瓘房州刺史,主從之官。鹹亨二年,(城陽公)主薨而瓘卒,雙柩還京師(1、《唐會要 卷六 雜錄》鹹亨二年(公元671年)五月十六日。城陽公主薨。(城陽公主:薛紹母)2、《新唐書 卷八十三 列傳第八 諸帝公主 城陽公主》城陽公主,下嫁杜荷,坐太子承乾事誅,又嫁薛瓘。…(城陽公)主坐巫蠱,斥瓘房州刺史,主從之官。鹹亨中,(城陽公)主薨而瓘卒,雙柩還京師(薛瓘:薛紹父)。至高宗天皇大帝為太平公主擇婿之時,左思右想,惟薛紹阿爺阿娘皆卒。故此,太平公主降薛紹。”橘侍兒說完,侍兒們皆笑成一團。壽王妃止不住亦笑了。
“至於又降武攸暨,那是逢著巧。武攸暨妻正巧亡故。若那般樣兒喜歡武攸暨,為降武攸暨,要殺武攸暨妻,何以先議婚武承嗣。武承嗣有疾,方議婚武攸暨的?”橘侍兒又說。(《新唐書 卷八十三 列傳第八 諸帝公主 太平公主》“(薛)紹死,更嫁武承嗣,會承嗣小疾,罷昏”)
“倒說的是。若那般樣兒喜歡武攸暨,為降武攸暨,要殺武攸暨妻,那何以先議婚武承嗣,武承嗣有疾,方議婚武攸暨的?”侍兒們一旁亦道。
正語笑間,說傳膳了。
膳後,壽王妃(即楊玉環)靜靜於內閱書。宅內一時風微寂。
“看要落雨了。”桐侍兒往外抬頭看了看。說時陰雲愈發近了,風急了好些。
“王妃,說起落雨,就有個則天皇後之神異事。”橘侍兒旁側說著。
“甚麽神異事兒?”
“則天皇後素來神驗,宮中、前廷皆知的。否者亦難馭天下這麽許年。就說中宗皇帝那時。則天皇後崩逝了,逢著天不落雨,大旱祈雨不成時節,中宗皇帝就想起他阿娘來,說若阿娘,則天大聖皇後在時,定有法子。然後就提起則天皇後素日裏如何神驗甚麽的。臣下們亦皆知,就說請向則天皇後祈雨唄。中宗皇帝就遣人往神廟則天皇後前祈雨去。不過說來則天皇後亦真靈異,逢著這時祈雨,就落雨的。誰也不曉得因何這般樣。”橘侍兒笑著說道。(《舊唐書 卷七 本紀第七 中宗》(神龍三年春正月)丙辰,以旱,親錄囚徒。己巳,遣武攸暨、武三思往乾陵祈雨於則天皇後,既而雨降,上(唐中宗)大感悅。二月辛未,製武氏崇恩廟依舊享祭,仍置五品令、七品丞,其昊陵、順陵置令、丞如廟。壬午,贈太師、酆王廟號褒德,陵號榮先,置六品令、八品丞。庚寅,改中興寺、觀為龍興,內外不得言“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