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二)
“孫長老,你們這段時間做工程器具的時候,抽點時間把這個試著做出來。要十幾套。”
這天,陳柯來到鐵器坊,終於又拿出了一張神秘的圖紙。
孫興成也有些慎重的取了過去,感覺有大事要發生。
結果看了一眼,他差點以為自己的眼睛出了問題:“郡主……”
“怎麽?”
“這圖沒有完稿吧。”
孫興成又把圖紙遞了回來,懷疑陳柯是著急弄錯了。
因為這張圖紙上,隻繪製了一塊長條形的熟鐵,以及外麵包裹了一層銅皮而已。
陳柯卻說道:“沒有弄錯,這是做磁鐵用的。用純鐵外包上銅,然後作為避雷針,就插到夏國相他們駐軍的烽台上。等驚蜇的時候,雷電劈在上麵,它們就能變成永久性磁鐵。”
“這有什麽用?”孫興成有些好奇。
陳柯指了指水壩:“這是用來發電的。我們現在點燈,成本高不說,而且無法長期使用。除非有了電源,現在的轉爐才能真正做成完全的形態。”
“怎麽,現在的轉爐還不完全?”
孫興成現在已經懶得吃驚了,哪怕現在的煉鋼技術比普通作坊快十多倍。
陳柯說道:“真正的轉爐需要吹入純氧,我三言兩語也很難解釋清楚。總之不出意外,等水輪造好,又有了強力磁鐵,我們的煉鋼技術才能真正成熟。”
孫興成感慨,果然是沒有讓大家失望。陳柯每次拿出的東西,都是有絕對價值的。
喘了一口氣,他說道:“郡主放心,水輪的工程一直在進行。這裏工匠多,加上如今技術更完備,普通的母鑄數日都能完成。臣和老鍾挑選的都是手藝最精巧的工匠,用郡主所說的標準打造水輪,絕對萬無一失!”
陳柯說道:“我當然相信你們。”
和大家打了個招呼,他沒有再打擾這裏的工匠們。
離開鐵器鋪後,陳柯又來到了燒造瓷器的窖口處,請出了這裏的郎官。
“卑職參見郡主!”
“免禮。你們這兒倒是清靜啊。”
陳柯背著手四下裏望了望。和其他地方熱火朝天的氛圍相比,瓷窖倒是和以前一樣清靜。
郎官也討好的笑了笑:“還是有點忙。多了許多人吃飯,卑職們也連夜燒了許多碗。”
陳柯也嗬嗬了一聲,之後慢慢踱著步子,來到了那個數尺見方的水泥池邊。
又是半個月過去,裏麵的水終於不再透明,而是微微呈現出綠色。真正成了“綠水青山”。
這是因為水泥池不同於水庫,滲透性差。
水泥中的化學成分導致了水發生了富氧作用,將其他礦物中的鐵元素分離出來,致使水質發生了變化。
玻璃從側麵看,也是綠色的,就是類似的性質。石英砂的鐵元素分離到了水中,煉製的玻璃就能透明。
大航海時代,在船上一待幾個月的水手就喝這種陳水。後來他們在海邊烤食物,偶然間燒出了透明玻璃。
“水質變化這麽快,說明實驗有成效。先試試吧!”陳柯叫來郎官,讓他請工匠先看看效果。
很快,工匠用笊籬撈出了一盆石英砂,然後與石灰石等礦物稱好比例,放進窖火中燒製。
不多時,窖火中的礦物融化,變成了一鍋粘稠的液體。工匠們開始攪拌,這是液態玻璃。
最後,一名工匠用鐵管醮起了一團,另一頭含在了嘴裏。一吹,這團粘稠物就像吹肥皂泡一樣鼓了起來!
工匠的技藝非常熟練。他邊吹,還邊用不同的小器具調整著這個泡泡,讓它的形態工整。
最後,泡泡逐漸成形,原來是一隻小玻璃瓶。
工匠也端著鐵管,讓它離開了土窖的範圍。隨著溫度慢慢冷卻,一隻玻璃瓶展現在了陳柯的眼前。
“好手藝!跟吹麵人兒似的。”
陳柯讚歎了一句。
雖然隻是一個簡單的小瓶子,但它做工工整,厚薄一致,簡直可以用完美來形容。
更重要的,這隻瓶子幾乎沒有顏色。
除了角度問題,可以看見綠色的影子,直視上完全可以看見瓶子後麵的景色。
這也讓郎官都驚呼了一句:“真的是透明玻璃!郡主,這東西賣到湖南,一個少說得值二十兩白銀啊。”
“你別嚇我,我心髒中過劍。”
陳柯也回過神,嗬嗬笑了一句。
他倒是沒想到拿這去賣錢。主要是想用來做電燈,還有許多做化學實驗的儀器。
“對了,你們知道標準的概念嗎?”
郎官笑道:“當然,郡主是個精細人。這段日子,咱們府廳的工匠都在學,卑職們自然也在學。”
陳柯說道:“那就好,以後咱們作坊裏的東西,互相都能配套,這樣才能集中力量辦大事。”
說著,他拿出了一份圖紙,還有一套測量用的尺規。
現在有了充足的條件,像三角板,遊標卡尺,卷尺,已經做了許多套。但凡生產標準化的東西,都會提前說明。
這些郎官和工匠都是手藝人,自然也不笨。很快就學會了測驗公差,也學會了計算比例尺。
玻璃器具不像機械那樣複雜,圖樣直觀。正常人一看都應該明白是什麽東西。
眼見玻璃燒製成功,陳柯便讓他們又修築更多的水泥池,好真正置辦需要的各種儀器。
吃了中飯。
下午,他照例又視察了周邊的農田壩子。
時節已經到了春季,更多田地都開始耕作插秧,幾名僧人也毫不懈怠的教各地的鄉紳和農民稻距的掌握,以及修建沼氣池的方法。
這裏的田秀才們也都從胡逸之那裏學懂了密植的標準,開始帶著普通農民一同播種,插秧,發酵肥料。對於傳承了幾千年的農業來說,這些東西普及起來就快多了。
看著農田中忙碌的景象,陳柯心頭的擔子也終於放下了一半。
工程順利展開後,陳柯也沒有時常去當監工了。負責任的領導固然好,但嘮叨的老太婆肯定不招人喜歡。
他需要做的就是統籌全局,了解當前的工程進度,合理安排今後的規劃。
……
下午,陶廳判剛坐堂回來。見陳柯難得有閑功夫在衙門裏,都覺得有些意外。
喝了口茶,陶廳判見陳柯手上拿著兩個東西,一時有些好奇。因為這位郡主經常擺弄些稀奇古怪的玩意。
陳柯似乎正等著他。看見陶廳判回來,便說道:“陶大人,您知道一代廉吏於成龍嗎?”
聽到這個名字,陶廳判的神色頓時肅穆了許多:“當然知道,於大人不惑之年才出仕,以清廉著稱,如今已官居直隸總督。是我輩楷模。”
“那您坐下,看看這個。”
陳柯便請陶廳判在旁邊坐了下來,將手上的東西放在了桌麵上。
陶廳判看時,見是一枚亮閃閃的金屬幣,還有一張印滿了花紋的紙。
但他還不明白這是什麽意思。
“郡主,這……”
陳柯又說道:“於成龍大人一生清廉,而且他有一個最大的願望。您知道是什麽嗎?”
陶廳判向著天上拱了拱手,說道:“當然是替皇上分憂解難,免除小民疾苦,肅清吏治,嚴禁火耗!隻有嚴禁火耗,國庫方能充盈,賦稅才能根治。”
陳柯笑了笑,問道:“陶大人對於嚴禁火耗,可有什麽辦法?”
但這一問,陶廳判卻微微露出愧色:“慚愧。下官才疏學淺,雖然勵誌為百姓造福,但火耗一事卻無法根除。去年我騰越賦稅,下官就收了三成火耗。”
陳柯說道:“是啊。陶大人是位清官,但稅銀入庫,要把散碎銀兩熔鑄成庫平銀,總歸會有損耗。再說朝庭官員俸祿太低,衙門裏必然要有開銷,三成火耗已經很低了。”
說到這裏,陶廳判也歎了一口氣。封建社會的政治製度,總是逼著好人去做壞事。
於是陳柯指了指桌上的紙和金屬幣:“大人,您看這像什麽?”
陶廳判回過神,不經意的又望了一眼。之後他很快發現了什麽,拿起來仔細的看。
“這是……墨西哥銀元和……銀票?”
“大人好眼力!”
陳柯附和了一句。
不過陶廳判看清楚後,才發現是陳柯做的樣子。銀元是鋼做的,銀票也是自己印的樣品。
但陳柯說道:“大人想過沒有,銀兩作為流通貨幣,要找兌起來一直沒個標準。有時買個小物件,就得把銀子切碎了用,如此循環,官庫和百姓都有損失。我覺得洋人這點就做得不錯,把銀子直接做成錢,這樣流通起來就很方便。”
陶廳判聽了,不由得微微點頭。他把那枚金屬幣拿在手上拈了拈,腦子裏也隨之想出了許多東西。
明清之時,很多人身上都帶著把大剪刀。要買東西時方便剪銀子,而且一剪一個準兒。
於是還有許多“拾夜香”的人,用蠟在地上粘銀灰。粘多了就能熔出點碎銀出來。
可以想象,這樣的貨幣有多麽阻礙經濟的發展。
如果銀幣能夠流通,不僅老百姓交稅就不用再添火耗。一兩就是一兩,官府也不用重新熔鑄。
更重要的。市場上的經濟必然也能夠更快的發展,這於國於民都是好事。
“但是,如果要買小物件,這錢還是分不開啊?”
陶廳判時而點頭,時而又搖搖頭。
陳柯說道:“所以官府就得把事情弄周全。有銀幣,加上現在現有的銅錢。官府還可以用小麵額的銀票作為調劑!隻要規劃合理,沒有找不開的零錢。”
之後,陳柯把銀幣的草樣拿出來,一一為陶廳判講解。
他準備按庫平銀的四錢八分,加上銅九分,錫一分製作標準銀幣。
經銀坊的郎官計算,這種銀幣以等價金屬來計算,其貨幣價值和五錢庫平銀是對等的。
不同的是,它的質地比純銀更堅硬。如果打磨包漿,更能經久耐用,在很大程度上杜絕了“火耗”的可能。
銀幣的大小,直徑是一寸,也就是三點三厘米。厚度是二點四毫米。
正麵中間印有一團行蟒,跟陳柯的朝服補子一樣。
行蟒上方印有字樣“大清民用商幣”,並標注“伍圓”。下方印有“康熙十五年製”字樣。
“圓就是圓,因為它是圓的,方便又好認。壹圓就是一錢銀子,伍圓自然是五錢。拾圓就是庫平銀一兩,即容易計算,又不和官銀相衝突。”
陳柯的考慮很周到,與如今所處的時代接軌。陶廳判也連連點頭。
再把錢幣反過來。背麵印有一圈朝珠,並沿內圓附有“庫平銀四錢八分銅九分”字樣。
而銀幣的側麵,是一段段的鋸齒邊。鋸齒內還印有“嚴禁私鑄,嚴禁火耗”的小字。
陶廳判越看越喜歡,腦子也再度開了竅:“好好好,我怎麽就沒想到……”
好在他很快就繞了回來,沒有被陳柯忽悠。
“好什麽好?咱們是地方官府,不能私自發行貨幣!”
陳柯撅了撅嘴。
不過他又笑道:“您忘啦,我是邑主!隻要不和康熙通寶發生衝突,我們可以試著在騰越這塊地方試行一下。這是真正為了國家和百姓,光榮而偉大的舉措。”
陶廳判可不會被忽悠:“偉大個屁光榮個六啊,咱們還是得從長計議!自古以來,好心辦錯事的人太多了。哪怕郡主是一片真心,但不說朝庭裏,就是……”
他不好直說,私鑄貨幣是哪朝哪代都是重罪。
就是平西王府,未必就沒有對陳柯有意見的人。萬一出了事,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陳柯點點頭,說道:“當然,所以我才找您商量嘛!這件事情不急,我會想辦法一步步做成的。”